案例1:
故障高发部件:定中凸轮随动滚轮、副翼感觉定中组件轴承、驾驶杆下部鼓轮
排故思路可参考FIM27-11 TASK 813:1、参考AMM27-11-00-820-804完成副翼感觉定中组件调节,注意检查定中凸随动滚轮有无磨损;

2、脱开正副驾驶的公共钢索ACBA 和 ACBB,脱开轮舱副翼弹簧筒与右侧扰流板控制扇形盘扭力杆的连接。分别操纵左右驾驶盘,隔离是正驾驶侧力较大,还是副驾驶侧力大。

3、脱开发现力大侧副翼机身段钢索AA和AB,操作驾驶盘,隔离是前部鼓轮轴承力大还是后部扭力杆轴承力大。

4、若左前部鼓轮轴承力大,可参考CMM27-16-01,尝试使用BMS3-8或MIL-L-23398润滑机长侧驾驶杆下部的paddle(从前电子舱接近)

5、若是左侧后部力大,脱开轮舱副翼感觉定中组件与两个副翼PCU杆端以及POGO连杆、副翼电配平作动器、自动驾驶输入杆的连接,直接操作副翼感觉定中机构检查下图中副翼感觉定中组件各轴承是否有卡滞现象(该封轴承无法润滑,若存在卡滞,只能停场更换)。

6、检查副翼钢索环路上的各个滚轮是否存在卡滞(故障率很低)。
副翼感觉定中组件:
若视频播放不了,请点击查看视频
航材:
钢索螺套保险:BACC15AJ2
钢索螺套保险:BACC15AJ1
开口销:BACP18BC02A04P或MS24665-151
开口销:BACP18BC03A08P或MS24665-302
感觉定中组件:251A1641-6
专用工具:
张力计:ACM-200或T60-1001-C8-1A (200 lbs and below)
张力计:ACM-600或T60-1001-C9-1A (200 lbs and above)
校装销:F70207-109
钢索夹:A20005-9或ZZGSJ或FJGSJ
锁销:F80049-65或F80049-56
量角器支架:F72790
万能量角器:G76002-9或A27021-29或4MIT65B80307-1
直角尺:SE27-0001
电子式量角器: KS5549或KS6005
案例2:
故障现象:扰流板不能完全放下(角度较小),伴随驾驶盘偏故障高发部件:最外侧两个滚轮(通常表现为两块,间隙较小)、扰流板作动器(单个,且升起角度较大)、比例变换器、混合器(通常表现为一侧四块扰流板均无法收回到位,如下图所示)

原理简述:扰流板的作动是通过大翼钢索WSA/WSB带动相应的扇形盘转动,给扰流板作动器滑阀的输入杆提供位移信号,最终通过改变液压供油路到作动器伸出端或收回端,来实现扰流板的升起和收回。如下图所示,共有三路输入给到扰流板的混合器:正驾驶盘、副驾驶盘、减速板手柄。

若混合器上游故障,两侧的扰流板收放都会出现问题。因此,一侧的几个扰流板无法完全收回,故障源肯定在混合器或它的下游。而通过系统原理图,我们可知扰流板无法收回到位,根本原因无非是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扰流板的扇形盘没有回到中立位。导致这种偏置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扰流板钢索未正确校装使得校装孔对不上,扇形盘不在中立位;2、滚轮沙尘或腐蚀等影响,转动卡滞导致钢索传动存在偏差;3、混合器或比例变换器内部卡阻,使得扰流板的输入未能正确到达扰流板扇形盘。
综上,排故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参考AMM27-61-00-820-801完成钢索的校装。若校装销能顺利插入,且钢索张力满足要求,再脱开翘起一侧的大翼钢索检查所有滚轮是否存在卡滞、磨损,腐蚀等情况。从下图不难看出:钢索在大翼最外侧的两个滚轮360°调头,而其它位置的滚轮与钢索大都是相切的。所以,当滚轮轴承锈蚀导致转动卡阻,最外侧的两个滚轮对钢索力的传递影响最大,其它位置的滚轮,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即使转动卡阻,钢索对扰流板扇形盘输入的影响也有限。若未见异常,可以预防性更换最外侧两个滚轮。

若故障依旧,再更换比例变换器和混合器。下面的这段视频是混合器内部卡阻的案例,现象为:右侧4块扰流板均无法完全放下,且间歇性地扰无法放出,同时PSEU灯亮,自检PSEU有31-52108 GS PRESS A FAULT和31-52109 GS PRESS B FAULT故障信息:
若视频播放不了,请点击查看视频
视频中卡阻的输出连杆连接的是地扰控制活门,机组落地后使用自动减速板,译码显示手柄已升起,角度:33.37°,但地扰并未升起:


故障分析:该故障大多是由于扰流板作动器内漏引起的,因为大翼受气动力作用,整体的升力是向上的。当作动器内漏后,压力油路和回油路相通,作动器处于随动状态。所以无论是在空中还是落地后,受空气动力作动,扰流板始终保持在升起的状态,且升起角度较大。我们可在不打压的情况下尝试人工掰动舵面,若人工可以将扰流板压回,则作动器存在内漏。

由于扰流板升起角度大,容易出现空中飞行时侧滑,对机组的操作影响较大。若发现单个扰流板无法收回到位且升起角度较大时,应第一时间安排更换该扰流板作动器。
航材:
比例变换器:65-46370-27
混合器:251A1741-5
开口销:BACP18BC02C06P
内侧滚轮:BACP30K1D
外侧滚轮:BACP30F4
钢索螺套保险:BACC15AJ2
开口销:MS24665-134
扰流板作动器:251A1270-6
专用工具:
张力计:ACM-200或T60-1001-C8-1A (200 lbs and below)
张力计:ACM-600或T60-1001-C9-1A (200 lbs and above)
校装销:F70207-109
钢索夹:A20005-9或ZZGSJ或FJGSJ
锁销:F80049-65或F80049-56
量角器支架:F72790
万能量角器:G76002-9或A27021-29或4MIT65B80307-1
直角尺:SE27-0001
电子式量角器: KS5549或KS6005
案例3:
故障现象:转动正驾侧驾驶盘一定角度后有卡滞并伴随异响,副驾侧转动正常。
若视频播放不了,请点击查看视频
多为驾驶杆下部的轴承缺少润滑所致,可参考CMM27-16-01,尝试使用BMS3-8或MIL-L-23398润滑机长侧驾驶杆下部的paddle(从前电子舱接近),润滑后若异响消失,可在合适的停场时间再更换正驾侧下部鼓轮。

机务在线论坛上也有人分析过该故障,写得很好,我就不再展开赘述了。
上述的几个案例,涉及到的部件更换,所需的停场时间较长,航线一般都较难执行。只能是利用有限的航后时间,根据机队历史中故障高发的部件,优先安排隔离。确定故障源后再根据运力,调整停场更换。上面提到的航材和工具并不齐全,仅用于航线排故参考。